近日,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成功获得一项关于可调节式多功能掘进机后支撑装置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113898360B)。该专利申请于2021年10月提交,标志着该院在掘进机领域的技术创新迈出了重要一步。
掘进机作为现代采矿和隧道建设中的重要设备,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效率和安全性。可调节式多功能掘进机后支撑装置的设计,旨在提高机械在不同工况下的适应能力和作业稳定性。该装置采用了新型的调节结构,能够在实际作业中,针对地质状态的变化,实时做调整,大幅度的提高掘进效率。
在介绍该专利的技术特性时,我们大家可以看到几项关键的创新设计。例如,与传统掘进机相比,该后支撑装置在提升稳固性的同时,也增加了设备的操作灵活性。通过优化支撑力分配,不仅仅可以减轻对机器结构的压力,还能降低对周围环境的扰动,适应更为复杂的地质条件。这种创新设计符合当前行业对绿色施工和高效作业的需求。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作为知名的国有企业,在煤矿安全和效率提升方面,长期处在行业前沿。自2000年成立以来,该公司积极进行研发技术,已取得众多专利和技术成果。天眼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该院目前拥有包括该专利在内的近1930项专利,这些知识产权不仅体现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也展示了其在煤炭行业内的技术领导地位。
这项新专利的获批,对于提升掘进机的整体性能和作业效率具备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随着我们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扩大,尤其是在隧道、地铁及矿山等领域,对高效、安全的掘进设备需求与日俱增。可调节式后支撑装置的广泛应用,将为各类工程提供更有力的技术上的支持,推动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从MI(市场信息)报告来看,随着智能化和自动化的趋势日益增强,掘进机械的技术不停地改进革新。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结合,将为设备的智能化升级提供更多可能。在这一背景下,能够集成更多功能、提升工作效率的设备将会成为市场的宠儿。
总结来看,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此次的技术突破,不仅是对掘进机设计理念的一次革新,也为未来的工程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在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愈加重视的今天,企业如何在创新中平衡效率与环境保护,将是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我们期待这一专利的实际应用能为我国的煤炭开采和基础设施建设带来新的契机。
解放周末!用AI写周报又被老板夸了!点击这里,一键生成周报总结,无脑直接抄 → →